在本世纪末,
南极冰盖融化量将会达到现在的6-7倍,
接近格陵兰冰盖水平。
所以,南极冰盖的表面融化是不能忽视的。
格致论道·湾区第19期 | 2022年9月23日 广州大家好,我是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郑雷,主要从事极地遥感和气候变化研究。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是《从太空看冰盖消融》。大家听过冰盖吧?地球上有北极的格陵兰冰盖,还有南极的南极冰盖。冰盖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指的是面积大于5万平方公里的冰川,所以冰盖也是冰川的一种。那么大家有没有听过冰架呢?冰架指的冰盖漂浮到海洋上面的部分,它的底下是海水。▲NASA, IceBridge
现在,通过先进的观测技术可以估算出格陵兰冰盖的厚度约1500米。格陵兰冰盖的冰若全部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7米。▲Credit: Zina Deretsky
南极冰盖更厚一些,大约有2000米,而且面积也更大一些,全部消融的后果更严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58米。也就是说,如果两极冰盖同时消融,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65米。▲Credit:NASA/JPL
全球变暖已经在导致两极冰盖和冰川的消融。这些融水排到海里,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上图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海平面的变化。在1993-2020年有卫星观测的时间段内,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其中冰盖和冰川的消融占了60%左右,是主导原因。另一部分原因是海洋的热膨胀。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效应,海水也是一样,在全球增温的背景下,海水也会热胀冷缩。海平面上升的影响究竟是怎么样的?这里举一个例子——粤港澳大湾区在不同海平面上升的情景下的被淹没范围。▲Surging Sea, RISK ZONE MAP
如图所示,浅蓝色表示淹没范围,海平面上升1米,大湾区很多城市里低洼的地方会被淹没;海平面上升10米,粤港澳大湾区大部分城市就会被海水完全淹没。▲ Credit: Gilgit-Baltistan Disaster Management2022年9月初,巴基斯坦遭受特大洪灾,国土1/3的区域被淹,冰川融水就是此次洪灾的罪魁祸首之一。▲Credit: Jens Christiansson格陵兰冰盖剧烈的消融也会引发洪水,导致桥梁被损坏。除了海平面上升导致洪水灾害,威胁沿岸城镇的安全之外,冰盖消融也会影响航行的安全。在南极考察过程中,中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就曾经撞上过冰山,非常惊险,好在最后成功脱困了。两极冰盖在遥远的极地地区,应该怎么对它的消融状况进行监测?这就需要用到大尺度卫星遥感。卫星遥感是一种不接触、远距离的观测方式,不需要到达冰盖实地现场,就可以知道真实的冰盖融化状态。大部分对地观测的卫星都是极轨卫星,它的轨道是围绕南北极旋转的,方便我们获得大量的南北极观测数据,这是卫星遥感监测冰盖消融的先天优势。这个是可见光遥感,跟手机拍照的原理差不多,就是通过反射太阳光来得到冰雪消融的信息,比如上面有没有湖泊,有没有水。另外一种是雷达遥感,就是向地物发射电磁波,然后通过反射的电磁波来了解地物的信息和状态。除此之外还有重力卫星。它的原理是,由于物体质量的变化会导致重力变化,通过星载重力观测设备探测到的重力的变化,就可以反推出冰盖冰雪质量的变化,最后就可以知道有多少冰雪融化了。视频中暖色部分是冰盖消融区。格陵兰冰盖的消融主要在周边一圈,南极冰盖的消融主要是在西南部。总体来说,虽然格陵兰冰盖的块头比南极冰盖小很多,但格陵兰冰盖冰雪质量损失的速度大概是南极冰盖的2倍。冰盖消融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呢?一方面是表面的冰雪融化,在冰盖上形成湖泊、河流,融水会直接排到海洋里;另一方面,冰盖中间高、四周低,上面的冰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四周运动,最后排放到海洋里。▲Credit: NSIDC
现在北半球极端高温天气越来越多,在2012年,整个格陵兰冰盖都出现了融化。这主要因为2012年7月,格陵兰冰盖经过了一次极端高温事件。▲Zheng et al., 2022
这一年总共产生了约1万亿吨的融水,如果这些融水全部排到海里,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3厘米,这是非常吓人的。2022年9月初,格陵兰冰盖表面消融又达到了一个异常高值。那么南极冰盖又是怎么消融的?实际上,两个极地冰盖融化的过程并不一样。南极冰盖周边有大型的冰架,就是漂浮在海面上的这部分冰。南极冰盖上的冰将会通过冰架汇到海洋里。冰架的物质损失是怎么来的呢?南极冰盖每年都会有冰架崩解,而这些冰架崩解的频率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面积和范围越来越大。这与全球气候变化,包括全球大气变暖、海洋变暖有关系,这也是大家所担心的。还有一大原因就是冰架底部的融化。实际上,对于南极冰盖来说,底部的暖水侵入导致冰架底部的消融是物质损失最主要的原因,这部分占了整体融化的67%,也就是说2/3的冰体是通过这种方式融化的。刚才说到,格陵兰冰盖表面消融非常剧烈,那么南极冰盖怎么样呢?传统上大家认为南极冰盖表面融化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首先来看一下冰架的崩解。中山大学极地遥感团队打造了我们国家第一颗极地观测小卫星“冰路卫星”,专门对极地冰盖和海冰进行高频次的观测。2019年,卫星发射升空,同年就监测到了南极Amery冰架的大型崩解,而中国南极中山站就在Amery冰架附近。卫星遥感监测结果表明,其崩解范围大概跟珠海市的大小差不多,令人非常震惊。目前,我们已经向全世界公开发布了这个数据。如果大家对卫星遥感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也可以下载查看,看看冰盖、冰架,甚至可以分析它的变化。那么,卫星遥感有办法观测到冰盖底部融化吗?直接观测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卫星遥感只能获得表层或者次表面的一些信息。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间接的方式估算它的底部融化。▲左:测高卫星观测冰架出水高度
右:浮力定律估算冰架厚度变化
Adusumilli et al, 2020
首先,我们通过测高卫星可以知道冰架的高程。冰架是漂浮在海面上的,根据浮力定律就可以估算出冰厚的变化。减去表面变化的影响之后,就可以计算出底部的融化的贡献。但是,南极冰盖的表面融化真的可以忽略不计吗?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识到,表面融化的影响远比想象的更大、更严重。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去现场进行科学的观测和论证。因此我参加了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历时174天,航行3.3万海里。我们穿越了五大洲、四大洋,我的主要任务就是监测极地冰雪环境,特别是冰川的融化状态。我们首先要穿越西风带。南半球的大陆比较少,西风带风浪特别大,我们的船会剧烈的晃动,躺在床上可能就会被摇晃下来。船摇晃这么厉害,很多人就会晕船。有一首西风带十字歌,很形象地描述了我们当时的状态。“一言不发,两眼无神”,就是大家大眼瞪小眼,都不愿意说话。“三餐不食”,没有人愿意吃东西,有一些意志力比较坚强的基本上也吃多少吐多少。然后大部分人都是“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大家一直都躺在床上,但是躺着也没那么舒服,我们有些队员,在穿越西风带的3-7天,最多一个礼拜的时间,基本上天天躺在床上,的确是“久卧不起,十分难受”。但是,也有少部分的队员是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的,包括我本人。这种生力军就会被派去帮厨。我到厨房的时候,发现厨师竟然趴在地上切菜,因为厨师也有非常强的晕船反应,但是仍然在坚持给大家准备食物,非常令人敬佩。我们穿越了西风带之后,立马就见到了冰山,没过多久就进入了浮冰区。进入浮冰区的直观感受就是,人类真的是太渺小了,自然界给人类的压力非常大。但是另一方面,在国之重器“雪龙”号上,能体会到它给我们带来的安全感。 ▲Credit: Lei Zheng
我们坐着破冰船穿过浮冰区,就到达了冰盖。即便当时是夏季,也还是十分寒冷,风雪非常大,要防止冻伤,外出作业非常的辛苦。▲Credit: Lei Zheng
像图中这种白化天气,当时的可见度是很差的,在野外很容易迷路,非常的危险。 ▲Credit: Lei Zheng
即便在这种狂风暴雪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在冰盖上面发现了大量的消融迹象。左图就是在我国中山站附近观测到的融水汇集的情况。经过近3个礼拜的航行,我们抵达了罗斯海。在右图中,在南纬75度这么高纬度的地方,我们仍然发现了大面积的消融。虽然这个河流不是很宽,但它非常长,接近10公里。 ▲Credit: Lei Zheng
除了现场观测冰盖消融,也能从雪层知道过去冰盖消融的情况。冰面会融化也会冻结,大部分的水冻结在雪层里面,冰雪融化得越厉害,冻结形成的冰层就越厚。 ▲Credit: Lei Zheng
我们通过挖雪坑发现,前年(2019-2020年)的冰雪融化比今年(2021-2022年)还要严重,因为前年形成的冰层,我们已经钻不下去了。 ▲Credit: Lei Zheng
现场工作是非常耗时耗力的。如果想知道大范围冰雪消融的状态,我们要借助大型固定翼无人机。 ▲Credit: Lei Zheng
通过无人机在天空对冰盖进行观测,我们发现冰盖上面发育了非常好的冰面湖泊,它就跟我们在陆地见到的湖泊一样,汇聚了很多融水。然后,我们对它进行三维成图、地形测绘,发现这个湖的深度超过10米。 ▲Credit: Lei Zheng
无人机的用途也非常多,比如还可以监测企鹅,这是我们拍摄的企鹅视频。企鹅栖息地为什么呈现红色?主要由于企鹅喜欢吃磷虾,磷虾是红色的,所以企鹅的粪便也是红色的。图中黑色的点点就是企鹅的巢穴,根据我们观测的巢穴的数量,就可以大致知道种群的数量。当然,冰盖消融产生的融水排到海洋里,会导致近岸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到企鹅的生存。▲Credit: Lei Zheng
这个视频是我们在今年2月非常冷的时候拍摄的,在南纬75度,因为广泛的冰面消融形成了冰面湖。据右下图可知,卫星遥感并没有监测到这些融化,它的分辨率太低了,但是我们在现场确实发现了非常剧烈的冰面消融现象。▲Bell et al., 2018
以前很多科学家认为南极冰盖的表面消融并不剧烈,融水不会立刻排走,大部分都在原地冻结了。但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有很多融水储存在冰盖的内部,不会立刻冻结。
这些融水的温度比冰的温度要高,所以它会顺着冰架里形成的裂隙流淌,扩大裂隙,导致冰架崩解。这也是令人非常震惊的,它会直接导致冰架的物质平衡的变化。▲MODIS卫星监测的Larsen B冰架崩解,Credit: NASA
这是一个非常直观的遥感监测图,就是2002年Larsen B冰架的崩解,表面大型的融化事件直接触动了冰架大体量崩解的现象。
所以,南极冰盖的消融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很多。▲左:融化量随气温呈指数上升
右:模型预测21世纪南极冰盖融化量
通过模型的预测发现,南极冰盖的表面融化量会随着气温变化呈现指数上升。在本世纪末,南极冰盖融化量将会达到现在的6-7倍,接近格陵兰冰盖水平。所以,南极冰盖的表面融化是不能忽视的。最近,著名《科学》杂志总结了全球升温1.5摄氏度后可能引发的气候变化的临界点。达到临界点后,气候系统的变化过程是不可逆的,包括西南极,还有整个格陵兰冰盖的崩塌。这将对人类造成巨大的影响,比如海平面上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人类活动带来的化石燃料的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主要的原因之一。减缓冰盖消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家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节能减排。所以,希望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低碳生活、绿色出行,从我做起。
- END -
文章和演讲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格致论道讲坛立场。原称“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科普博览承办。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欢迎关注格致论道官网:self.org.cn,微信公众号:SELFtalks,微博:格致论道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