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过“远东第一气象台”吗?
你知道中国第一个台风警报
是在哪里诞生的吗?

快来蒲西路上的上海气象博物馆(徐家汇观象台旧址)寻找答案吧。

在徐家汇闹市区,紧邻徐家汇天主教堂,一栋三层砖木结构的小楼静静地立于水泥森林之中,它就是上海气象博物馆(徐家汇观象台旧址)。

百年风云变幻,百年连续记录。早在1879年的夏天,这座古朴建筑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台风警报。

你们知道吗?

上海现存各类红色资源600余处,它们见证并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建的光荣历史、奋斗历程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嘉图陆续推出探馆攻略,助您打卡上海百余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跟着嘉图,爱教基地打卡不迷路!

徐家汇观象台始建于1872年,选址于徐家汇肇嘉浜西岸,建成二层平台的五开间平房。随着气象业务的发展,1900年在徐光启墓东侧(今蒲西路166号)扩建新楼,即现在的徐家汇观象台旧址主体建筑。

从1872年开建至今的140多年里,这里从未间断过对上海气象的观测记录,成为西方科学界位于远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观测点,每个细节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

2005年,市政府公布徐家汇观象台旧址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16年起,改建为上海气象博物馆的徐家汇观象台旧址成为徐家汇源景区的一部分。2014年,作为徐家汇天主教历史建筑群的一部分,徐家汇观象台旧址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上海徐家汇观象台迎来建成150周年。
来这里看什么?
1、站在32方位罗盘正中心听回声

沿着楼梯走进博物馆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镶嵌在地面上、大理石材质的巨大32方位罗盘。

罗盘是在航海中测量方位用的。1880年起,徐家汇观象台开始与航海业开展合作:观象台向船只提供航海气象服务,船只将航行中收集到的气象数据给观象台,扩大可用数据范围,提高预报精度。
作为国际知名的观测台,19世纪末,徐家汇观象台的联络网络北及西伯利亚,南至马尼拉,东到日本,西至印度半岛,并向中国沿海各地气象台及航海船舶发布气象消息,被誉为“远东第一气象台”。
32方位罗盘指示的东南西北,都是精准的方位。站在罗盘正中心说话,会有奇妙的现象发生:你能听到自己讲话的回声,而旁人则无法听到。这是由观象台门厅顶部特殊构造而形成的。
2、了解上海百余年来的年平均气温变化
1872年12月1日,徐家汇观象台开始对上海气象进行不间断观测,即便是在战争的炮火中也从未中断。
展厅墙上有一张图表,记录了上海1873年至2021年以来的年平均气温变化,可以看出呈上升趋势。

即便是最年长的老人,也能在图表上找到自己的出生年份和当年的平均气温。
3、看全馆“C位担当”:手绘台风眼
1879年,徐家汇观象台首次绘制出台风的形态结构图,也揭开了天气预报的序幕。
馆内藏品《手绘台风眼》,是全馆藏品中的“C位担当”,出自徐家汇观象台首任台长能恩斯之手,便是绘制的1879年7月31日经过上海的这场台风。

当时,在没有卫星等先进科学仪器的情况下,根据有限的气象学知识,能恩斯把台风结构图绘制出来,和现在卫星拍摄的台风形态几乎一模一样。
4、当一回“气象主播”
1915年,《申报》首先刊登徐家汇观象台天气预报,开始对公众提供天气预报服务。
在互动气象演播厅,你可以化身天气预报员和气象主播,感受真实的气象播报员的工作日常,拍照留念。

你还可以戴上VR眼镜,一探台风眼里的宁静,感受外围的“疾风骤雨”,走进神奇的南极。
5、打卡国际经度联调基点、中国重力加速度基点
国际经度联测是徐家汇观象台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科研活动。在被国际天文协会确定为标准时计处后,徐家汇观象台曾两次参加国际经度联测任务,成为重力加速度的基准点,是世界三大基准点之一。在主楼前的草坪上,可以看到国际经度联调基点及中国重力加速度基点。

关于门票

本馆实行实名、全预约制度,预约之后免费参观。

每周一中午11:00开放本周二至下周二参观预约(遇节假日相应调整)。观众可提前通过上海气象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参观预约”窗口进行预约。

每张有效身份证件每天限定预约一次,单个账号每天最多实名预约3人(每个人的姓名和有效证件号码均需如实填写),信息不符将不能入馆。
预约成功后凭预约二维码可扫码入馆。
如不能按时到馆,请提前取消预约。连续2次或累计3次(30天之内)预约未到馆,将触发限制预约机制,限制预约机制触发之后30日内将无法进行预约参观。
参观须知
预约成功后,请根据预约时间准时前往参观,超过10分钟后将不再安排进入馆内参观。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节假日除外)。周一闭馆。
具体场次参照上海气象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发布。

关于讲解
每个参观场次均有博物馆工作人员带领并提供讲解。
周边推荐
2023年元旦,徐家汇书院(暨徐汇区图书馆新馆)全新开启,就在气象博物馆东面,可以就近参观。不过,参观徐家汇书院需提前在手机上进行预约,预约成功方可入馆。

图文来源:红途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来源于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促进科学普及,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 或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知识产权、肖像权、名誉权或其他权利的内容,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 系,我们会及时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