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分享了因隐翅虫留下了大片伤痕的脸,堪比“毁容”,也让“隐翅虫”在入夏时节再度上了热搜。

隐翅虫长什么样?遇到隐翅虫怎么办?看完这篇文章,我想你应该至少能学会和隐翅虫们“和睦相处”了。

6万多种中,务必认准2种毒隐翅虫

由于隐翅虫使用灵活的腹部将后翅通过折叠收纳,把后翅隐藏在短小的鞘翅下面,因此被称为“隐翅虫”。
收起翅膀的隐翅虫

来源:zhihu

当前全世界已记载的隐翅虫超过65000种我国的种类也超过6000种看到这里,大家不必恐慌,因为在如此多的隐翅虫里,国内毒隐翅虫属(Paederus)只有近70种,大部分生活在高山灌木之上,通常不会飞翔。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只有2种“危险分子”较为常见,而且也仅仅是雌性有毒。

无毒的球胸宽背隐翅虫 Algon sphaericollis 

来源:周俊琪(上海昆虫家谱项目记录者)

令人眼花的隐翅虫家族
《中国甲虫图鉴 · 隐翅虫科》
这两个常见种分别是梭毒隐翅虫(P. fuscipes)和黑足毒隐翅虫(P. tamulus)。前文提及的网友脸上的皮炎就是被梭毒隐翅虫所致。它们活动能力强且活动范围广,一般还会以成虫越冬来保证其物种存活率(所以几乎一年四季都能见到)。

梭毒隐翅虫

黑足毒隐翅虫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环境昆虫学实验室

这两种也比较好认,除了足的颜色不同之外,有以下特征:

体长1厘米左右,身体细长,配色靓丽,头尾为黑色,胸部和腹部部分为红棕色,鞘翅青色且有光泽。(划重点:红黑相间,细长一条)

因为体貌特征,它们得一俗名:青腰虫,在上海市区和郊区均可见到,其中梭毒隐翅虫更为常见。它们有趋光性,常常夜晚会寻灯入户。
梭毒隐翅虫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环境昆虫学实验室

它们的成虫大多数喜欢潮湿的栖息地,如湿地草丛,通常情况下选择白天觅食,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几乎不会主动飞行,然而在春夏夜间可以飞行很远的距离,且喜欢循着光亮。

不会飞行的毒隐翅虫Paederus gottschei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环境昆虫学实验室

所以我们春夏之际一定要做好防虫措施。如果遇见它爬在我们身上,只要手指轻轻弹落就好,彼此不会受到一点伤害

毒隐翅虫为何这么毒?

我国有六千多种隐翅虫,然而毒隐翅虫被人单独点名,是因为它的特殊能力——毒!

雌性毒隐翅虫大多体内血淋巴液含有一种非蛋白成分的有毒脂溶性物质:毒隐翅虫素(pederin),对毒隐翅虫自身有着化学防御作用,减少被天敌捕食的几率,但也对人类皮肤有一定腐蚀性,因为毒隐翅虫素具有极强的酸性,PH为1~2(但也有研究报道称其呈弱酸性)。

a:梭毒隐翅虫的生活史 bcd:隐翅虫皮炎

来源:参考文献

毒隐翅虫素也是一种接触性毒素,若毒素不慎接触到人体皮肤就会引起皮炎或线性皮炎,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患处有烧灼感且瘙痒肿痛,该病称为:隐翅虫皮炎

其实,隐翅虫也是个“背锅侠”!隐翅虫毒素并非由虫体自身合成,而是来自它体内的共生菌——PPE(Pederin-producing endosymbionts,共生菌的代谢产物就是隐翅虫毒素。

近期,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环境昆虫学实验室牵头完成的新研究(Dissecting a mutualistic interaction involving an insect-endosymbiont association)从分子层面揭示了梭毒隐翅虫与体内产毒共生菌的互利共生关系和适应的内在机制。

在雌性梭毒隐翅虫体内,共生菌PPE含量极高,是绝对优势菌种,而雄性虫体内几乎没有共生菌PPE。梭毒隐翅虫为共生菌PPE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共生菌生产毒素来保护雌性梭毒隐翅虫,而雌性梭毒隐翅虫又会通过繁殖帮助隐翅虫家族发展壮大,共生菌PPE也得以繁衍。由此,虫菌达到“双赢”局面

梭毒隐翅虫、产毒共生菌和隐翅虫毒素三者关系

来源:参考文献

毒隐翅虫中的李逵和李鬼

毒隐翅虫素目前仅发现于几种雌性的毒隐翅虫体内,但由于其毒性让人和其他天敌“望而生畏”、“不寒而栗”、“闻风丧胆”……很多昆虫也会相继模仿毒隐翅虫的样貌,达到混淆视听、鱼目混珠的效果。

其实毒隐翅虫的前胸背板是标准的椭球体,且下颚须末节是疣状的,这两个特征其他模仿者并没有学到“精髓”。

拟毒突眼隐翅虫

毒拟叩甲Paederolanguria alternata (Zia, 1959)

刃颚隐翅虫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环境昆虫学实验室

如果

实在分不清楚

,而且觉得害怕,那就还是都用手指轻轻弹落,

千万不要直接用手

,碰到虫子的“汁水”。

看完这么多,相信大家已经较为了解了给我们带来恐惧的毒隐翅虫。从内在上来说,这些恐惧来自我们对事物的不了解与未知,我们的头脑容易在看见未知恐怖事物的时候被裹挟,不能前行,仅剩惊慌失措。

当我们了解毒隐翅虫而拆解完恐惧的真相时,我们就能获得保护自己的合理方法和强大的内在力量,重新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此类事物。

参考文献:

Dissecting a mutualistic interaction involving an insect-endosymbiont association. Entomologia Generalis. https://doi.org/10.1127/entomologia/2022/1697

科学审核:汤亮(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蒋韦斌(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胡佳耀(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高级实验师)

编辑:一星期

文章为上海自然博物馆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想投稿吗?

投稿请戳lvluotougao@sstm.org.cn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来源于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促进科学普及,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 或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知识产权、肖像权、名誉权或其他权利的内容,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 系,我们会及时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