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颖
金融历来被誉为百业之首。中国近代金融业也在历经汇通天下的兴盛、流金岁月的繁荣后,留给了我们一笔丰厚的文化馈赠。当城市金融遇上历史建筑,又会擦出怎样的故事火花呢?【阅建筑·越金融】用崭新的视角为大家解读上海金融历史建筑,讲述渐渐湮没的金融往昔。地址:北京东路280号
大楼为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构体,后加盖为七层,外观简洁,构图严整,是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全国命名为“北京”的马路可能不下数十条,但说历史最久远应该非上海的这条“北京路”莫属。北京路原有的路基是上海开埠初通达黄浦江4条土路之一,最初名为领事馆路,因其东端英国领事馆而得名,1865年正式定名北京路。当时因为紧邻俗称为“大马路”的南京路,所以很多市民也称北京路为“后大马路”或“后马路”。自上海开埠后在租界时代聚集了不少民族金融机构,与当年外滩外资银行集中不同,北京路一带这里被称为“中资金融街”,是外滩金融巨擘们的补充和延展。说到中国民族金融机构不得不提上海的南三行与北四行。北四行之首的盐业银行大楼正坐落于北京东路280号,大楼位置处于江西中路与河南中路之间,坐北朝南,东近外滩、北近苏州河、南邻南京东路商圈。众所周知,中国长期食盐专卖的政策,盐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而长芦盐运使控制了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食盐,这是一个“肥缺”,地高权重。近代以后中国与列强签订的各项赔款,军事、建设借款中,许多是以海关税收、盐业收入作为抵押,于是盐运使司长年存积大量的资金。1915年3月26日,盐业银行正式在北京开张,张镇芳任经理。张镇芳是袁世凯兄嫂的弟弟,清光绪进士,历任天津道、长芦盐运使兼河南臬台。按最初的设想,盐业银行原拟盐务署拨给官款,实行官商合办,其主要业务是经收全部盐税收入、为盐务提供服务并得代理部分国库金。然而1916年6月袁世凯病死后,盐务署不仅不拨官款,而且还将前拨资金调回,经收盐税、服务盐务的初衷遂成泡影。之后盐业银行干脆全部改招商股,转为普通商业银行。1917年张镇芳被捕入狱,盐业银行改由原天津造币厂监督、曾留学日本的的吴鼎昌接手。吴鼎昌是地道的金融科班出身,在他的多方拉拢下,昔日的盐商及北洋军阀大佬如张怀芝、倪嗣冲、王占元等人的公私存款,还以北洋政府部分机关的办公费也都纷纷存入了盐业银行。接着吴鼎昌又着手充实银行股本,原来盐业银行开办时原定资本金500万元,其中官股200万元、商股300万元,但实际上,官股仅投入10万元,而商股也仅有张镇芳等人认购了50万元。在存款激增的大好形势下,吴鼎昌又利用之前的老关系从交通银行协理任凤苞、金城银行总经理周作民、中南银行总经理胡笔江等金融同行那拉来30万元入股。在此示范效应下,盐业银行此前未收足的股款一举收齐,而且资本总额也很快在数年间增为1000 万元。之后,除北京总行、天津分行外,盐业银行又在上海、汉口开办分行,成为国内银行业的佼佼者。盐业银行上海分行虽成立很早,却一直没有自己固定的营业场所,直到1931年盐业银行上海分行在北京路280号自建大楼竣工交付使用。该大楼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结构体系大楼,后加盖为七层。盐业大楼的建筑风格外观简洁,构图严整,是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立面装饰集中于底层沿街部位、立面中部及檐口。在建筑外立面采用了"横三纵三"的古典主义划分,外观简洁、构图严整,装饰大部分集中于底层沿街部位、立面中部门窗洞口和檐口以及墙面转角等处。在各分层线脚、窗套、门斗等运用了古典主义的元素。大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39平方米,以中间的大门为中轴线,两侧对称;底层与二层的檐口设计为腰线,使低层与二层以上作分割,提高建筑的立体视觉效果。大门设计为方形的门洞,两侧设计有方形壁柱,门洞内有一对塔司干柱。外立面装饰简洁,全部开方形的窗,转角处以墙隅石装饰。五层上方檐口外挑,有明显的装饰性椽头,主立面简洁而不失典雅,这是上海这一时期建筑的重要特征。盐业大楼的占地面积较大,地块呈东西窄、南北宽的长方形,为了增加通风和采光,建筑平面呈“回”字形,中间设计有两个天井,围绕着天井的每个层面设计为宽敞的廊,天井的顶层有天棚。大门上方的圆形石刻图案
在盐业大楼主入口大门的上方有圆形的石刻图案是北洋政府所谓的“十二章国徽”图案。盐业银行是以北洋政府官吏、军阀为主组建成立的银行,就以北洋政府的“十二章国徽”作为银行和建筑的徽记似乎是顺理顺章的。除了盐业银行大楼外,当初盐业银行还出资在上海建造了包括国际饭店、四行储蓄会、四行仓库等地标性建筑。盐业银行存折
(银行博物馆藏)
在近现代金融史上,盐业银行是华资银行之间合作与联营的早期倡导与推动者。1921年9月,盐业银行总经理吴鼎昌赴欧美考察,发现外国人创办银行不仅资本雄厚,而且“团体亦坚”,不像国内银行界“各自为谋”。回国后即向中南银行总经理胡笔江提议联营,于11月成立了盐业、金城、中南三行联合营业事务所。1922年7月大陆银行加入,改为四行联合营业事务所,由吴鼎昌任主任。1923年1月24日,盐业、金城、中南和大陆四银行代表会议于北京召开,决定在联合营业事务所之下设立四行储蓄会。由盐业、金城、中南和大陆银行每家各投资25万元银元,共计100万元银元作为储蓄会专门办理储蓄业务的“基本储金”。1923年6月,上海四行储蓄会正式开幕,新开张的四行储蓄会以“保本保息,期短利厚,又分红利,营业独立,会计公开”为号召,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四行联合营业事务所是旧中国银行业中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联营组织联营事务所。虽然后期国民政府奉行金融垄断政策,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控制,但四行联营的形式在中国金融史上是创新,反映了近代商业银行初步呈现私营银行发展初期的信用联合。通过这种合作不仅提高了参与联合的私营银行的信誉和实力,还极大地降低了它们本应独自承担的运营风险,为华资银行谋求了更大发展空间,这是中国金融史上特殊的历史时期“被逼迫出来”的金融智慧,其意义极为深远。精彩回顾:
阅建筑 · 越金融①丨福源大楼:被历史所忽略的海上钱业地标
阅建筑 · 越金融②丨四明银行大楼:巴洛克风格隐藏的特别符号
阅建筑 · 越金融③丨汉口路50号:这里竟然开设过两家“央行”?
阅建筑 · 越金融④丨金城银行大楼:上海滩楼宇不再由洋人建筑师独吃独占
阅建筑 · 越金融⑤丨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哥特风的童话楼阁,曾被唤作“元芳”
阅建筑 · 越金融⑥丨浙兴银行大楼:没钱了,说好的十层“砍”到了五层
阅建筑 · 越金融⑦丨企业银行大楼:设计初衷竟是“火柴大王”的私人办公楼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进入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