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思亮

审核|董晨晖

编辑|赵经远

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猎户座大星云(图源:NASA)

当我们望向冬季夜空中显眼的猎户座,会注意到连成一线的三颗星构成的“腰带”,而在“腰带”之下的“佩剑”处,有一个著名的深空奇观,那就是猎户座大星云,它在梅西叶星表中的编号为M42及与之邻近的M43。猎户座大星云在黑暗的环境下肉眼可以辨认,如果用小型望远镜对准那里,第一眼看到的可能是外观类似飞鸟的弥漫光斑。对于拥有众多深空奇观诸如马头星云、火焰星云、跑步人星云、巴纳德环等天体的猎户座,显眼的猎户座大星云脱颖而出,成为天文爱好者(无论是新手还是资深的观测者)最喜爱观测的深空天体之一。若论深空天体的最初印象,或许只有明亮的环状星云M57、全天最大的球状星团欧米伽星团NGC 5139等少数几个令人称奇的深空天体可以与之相比较。由于猎户座大星云位于十分具有辨识度的猎户座宝剑处,且其亮度足以在光害严重的城市中用小型望远镜观察到,因此经常被推荐为入门必看的深空天体之一。

猎户座大星云位置(图源Stellarium)

猎户座大星云在天空中的位置为赤经05h35m16.8s,赤纬-05°23′24″(历元J2000),属于冬季星空中的深空天体,对于国内来说,它在上中天时的地平高度可以达到30度以上,再加上它的视星等约为4等,因此往往是3月份进行梅西叶马拉松时可以轻松找到的前几个天体,甚至在天空尚未完全变暗时,就已经可以用望远镜从暗蓝色的天空背景中轻松辨别出来。它的视大小约为66角分×60角分,视面积约为1平方度,是满月的四倍大,核心区峰值表面亮度可达到17等/平方角秒。猎户座大星云的绝对星等为-4.1等,距离地球约1344光年,是距离最近的恒星形成区。其天体编号除了M42,还有NGC 1976、Sh2-281、LBN 974、Ced 55d等。因其是猎户座方向一个明亮的射电源,因此也被称为“猎户座A”。

惠更斯绘制的图像(图源:奥克拉荷马大学图书馆)

在中世纪及更早的已知文献中,均没有明确提到猎户座大星云的记录,但是其中最亮的恒星猎户座θ却已被编入星表。对该星云最早的明确记录出现在1610年至1611年间,当时法国天文学家尼古拉斯·佩雷斯克首次记录了这个星云的发现。之后许多天文学家也分别独立发现了它,包括瑞士天文学家约翰·西萨图斯、意大利天文学家乔瓦尼·霍迪尔纳等人。1656年,荷兰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再次独立发现了它,并绘制了该星云中心区域的详图,在此之后猎户座大星云变得广为人知。1769年3月4日,法国天文学家查尔斯·梅西叶在他的星表中将该星云记录为第42个和第43个天体。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用48英寸望远镜观测后称之为“一片未成形的火雾,乃未来太阳之混沌初材(an unformed fiery mist, the chaotic material of future suns.)”,他的儿子约翰·赫歇尔将该星云描述为“破碎的鱼鳞天(breaking up of a mackerel sky)”。1880年,美国业余天文学家亨利·德雷伯使用11英寸望远镜成功拍摄了猎户座大星云核心区域的照片,这是人类获得的第一幅星云照片;三年后,英国业余天文学家安德鲁·康芒获得了更大视场的图像。

德雷伯(左)和康芒(右)拍摄的猎户座大星云(图源:wikipedia)

猎户座大星云虽然往往是初学者观测的第一个深空天体,但其形态结构非常精细,即便对于老手也值得反复辨认。下面的结构图是由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笔者对其进行了翻译,这张图像揭示了该星云惊人的细节。其中最亮的核心区域被称为惠更斯区,在其东北侧有一块凹陷进去的暗星云,被称为“鱼嘴”或“大海湾”,图中也可见迪马伦星云M43、构成火鸟翅膀的南翼和北翼等结构。

猎户座大星云结构详解(图源:参考资料13;笔者翻译)

在不同的光污染环境下,目视观测猎户座大星云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在一般环境下看到的往往是一只展翼的“大鸟”,而在极品环境下则类似数字化巡天(Digital Sky Survey,DSS)所呈现的戒指般的环状形态。由于其核心区存在较亮的恒星,因此进行天文摄影时需要注意控制曝光量,以免过曝。因此它虽然是初学者最容易成像的天体之一,但实际上比一般天体处理要更复杂,需要混合叠加不同曝光时间的图像以保持整体外观的均衡,并使核心区不至于过曝。

DSS巡天图像(图源:Stellarium)

惠更斯区包含的双星猎户座θ的角距离达到135″,算是很宽的双星,其中的猎户座θ1便是著名的四边形星团,如下图。四边形星团是一个疏散星团,其中的年轻恒星几乎都是变星,它最明亮的4颗成员星分别被编号为A、B、C、D,即使用小口径望远镜也能轻松分辨;而其他暗于10等的成员星(如E、F等)虽然也在业余望远镜能力范围之内,但需要更好的观测条件才能看到(建议望远镜的放大倍率超过100倍)。四边形星团被惠更斯区包裹着,直到未来星云消散,我们才能欣赏到这个壮观星团的全貌。

四边形星团图示(图源:Sky & Telescope)

1995年,莱斯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Zheng Wen和C. R. O'Dell创建的三维模型显示,惠更斯区的恒星发出的辐射正在侵蚀周围的星云物质,四边形星团则悬浮在它们所创造的“山谷”上方,东南侧邻接着陡峭的悬崖,而西部上方则悬着名为“鱼嘴”的暗星云。四边形星团使庞大的猎户座分子云电离发光,形成了我们所见的猎户座大星云,这个庞大的分子云覆盖着猎户座,还囊括了马头星云、火焰星云、M78和巴纳德环等等,并且处在一个更大的猎户-波江超级气泡里。因此,在天文摄影中,除了拍摄该区域部分星云的特写,还可以结合周边星云形成广角构图,进行广域深空拍摄。

猎户座大星云核心区的三维建模(图源:Sky & Telescope)

发射星云是一团因电离而发光的气体云,因此其附近必须存在发射大量高能紫外辐射的恒星。这些恒星热而明亮,它们辐射的紫外波段光子将星云中的中性氢原子(H I)中的电子剥离,从而产生自由电子和氢离子(H II - 基本上是自由质子)。电子被紫外光子剥离的时候会吸收能量,当它重新被氢离子核俘获时,先前吸收的能量便会以较低能量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些光子的波长相对固定。其中特别常见的是当电子从第三个能级壳层跃迁到第二个壳层时,所发射出的波长为6563埃的光子,它也被称为“Hα线”,颜色呈现红色,这是许多发射星云(如玫瑰星云、礁湖星云和鹰状星云)在照片中呈现出明显红色的原因。星际气体云主要由氢组成,但它们还包含氦以及微量的碳、氮、氧、硫、氖、氯和其他元素。当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合适时,来自其他元素的电离发射线可以与Hα线的强度相竞争。猎户座大星云在目视时呈现绿色的外观,就是由于氧的双电离辐射在肉眼较为敏感的4959和5007埃波长处发生。下图是光谱仪获得的猎户座大星云中心区域光谱图,除了氢原子发出的Hα、Hβ和Hγ发射线外,还可以看到电离氧原子发出的强烈的O III发射线,以及由电离氮(N II)和中性氦(He I)等产生的弱发射线。

猎户座大星云发射光谱(图源:参考资料14)

使用LRGB或者SHO滤镜对猎户座大星云进行摄影,后期合成往往能得到绚丽多彩的图像,因此大家可能会先入为主地认为,目视观测也会呈现类似的“五颜六色”。但由于人眼对O III的绿光比Hα的红光敏感,因此在提到颜色的目视报告中,往往会将其描述为青绿色。但据一些资深观察者(如Steve Gottlieb和S.J. O'Meara)多次描述,目视观测也有可能会观察到一部分微妙的红色,而非单一色调。

由于猎户座大星云的谱线较为单一,因此可以使用对人眼敏感波段透过率高的滤镜(例如UHC或者O III滤镜)进行目视观测,以抑制光污染的不利影响,增强星云的对比度。据Dave Knisely使用Lumicon的Deep-Sky、UHC、O III以及Hβ滤镜的测评记录,相比无滤镜而言,UHC滤镜的对比度大幅度提升,效果最好;带宽更窄的O III滤镜对比度更高且内部细节更好,次之;Deep-Sky增强效果不如前2个;Hβ滤镜对整体效果不如其他滤镜,但对M43的观测效果比其他滤镜好,使其细节脱颖而出,甚至可见一些微红色。但要注意的是,如Lumicon UHC等备受观测者喜爱的滤镜,它们的光谱带宽与国内常见的UHC滤镜不一样,因此不能简单类比。目前国内已经开始流行使用Hα和O III双谱线5nm窄带滤镜,搭配白磷无膜管夜视仪,直焦到长焦镜头或者天文望远镜上,目视可以取得十分良好的效果,细节超出相同环境下肉眼观测,一般所见即所得,如下图是笔者在5级光污染地区使用手机拍摄的,目视效果与之类似。

笔者使用夜视仪接DOB8通过手机拍摄的猎户座大星云

对于观测者来说,猎户座大星云无疑是北半球冬季夜空中最易观测的发射星云。与雨水丰沛的夏季不同,冬季往往意味着冷空气、晴朗、干燥和透明,通常拥有更好的观测条件。不过天文爱好者需要顶着严寒进行观测和拍摄,自然需要一番热爱及毅力,这颗在猎户的宝剑上闪烁着的“钻石”,静静等待着对天空怀抱好奇心的每一双眼眸。

参考资料

[1] Duerbeck H W , Steinicke W .Observing and Cataloguing Nebulae and Star Clusters. From Herschel to Dreyer's New General Catalogue (Steinicke)[J].Journal of Astronomical History and Heritage, 2011, 14.

[2] O'Meara S J .Deep-sky companions: The messier objects, second edition[J]. 2014.

[3] Night Sky Observers Guide by George Robert

[4] M42,SIMBAD,http://simbad.unistra.fr/simbad/sim-id?Ident=M42

[5] Messier 42,SEDS Messier Database,http://www.messier.seds.org/m/m042.html

[6] Steve Gottlieb's NGC Notes,https://astronomy-mall.com/Adventures.In.Deep.Space/steve.ngc.htm

[7] Roger W. Sinnott,The Orion Nebula, Exactly?,Sky & Telescope,https://skyandtelescope.org/astronomy-news/the-orion-nebula-exactly/

[8] Bob King,Star-Trapping in Orion's Trapezium,Sky & Telescope,https://skyandtelescope.org/observing/star-trapping-in-orions-trapezium/

[9] Dave Knisely,Filter Performance Comparisons For Some Common Nebulae | The Prairie Astronomy Club,https://www.prairieastronomyclub.org/filter-performance-comparisons-for-some-common-nebulae/

[10] Bob King,How to See the Orion Nebula in 3D,Sky & Telescope,https://skyandtelescope.org/observing/see-orion-nebula-3d12172014/

[11] Orion Nebula (M42),AstroExploring,https://astroexploring.com/blog/imaging-the-orion-nebula/

[12] 喻园天文,M42 猎户座大星云结构解析(新),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145421681

[13] Topografía de la Nebulosa de Orion,http://www.astrosurf.com/patricio/DS/M42-topografia.htm

[14] Walker R. Spectral Atlas for Amateur Astronomers: A Guide to the Spectra of Astronomical Objects and Terrestrial Light Sourc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15] Orion Nebula,wikipedia,https://en.m.wikipedia.org/wiki/Orion_Nebula

关于猎户座大星云的更多疑问,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小星会为你一一解答哦~

关注科普中国/头条号/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星明天文台”,和小星一起踏遍星辰,收获浪漫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来源于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促进科学普及,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 或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知识产权、肖像权、名誉权或其他权利的内容,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 系,我们会及时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