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采风之旅 }

冬日暖阳映照,诗意田园流淌。12月13日,中心科普社团走进李窑村,在初冬的田野上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学采风活动。诗词与健康交融,文化与自然共鸣,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人的风骨。

诗词创意演绎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一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拉开了活动的帷幕。

朗诵者:董洁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南宋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

《精诚医韵颂》

朗诵者:张悦、张丽、杨丽佳

白衣如雪映丹心,妙手回春术自深。救死扶伤真圣手,恩同再造万家春。朗诵者们通过真挚的诵读与精心设计的演绎,展现了医者救死扶伤的仁心仁术,赞美了医德精神与生命的珍贵,令现场观众深受感动。

杏林春暖,悬壶济世

大医精诚

熟地黄8钱、山茱萸、山药各4钱、

茯苓、泽泻、牡丹皮各3钱、炼蜜为丸……化服之?

对喽!

立春时,品一盆辛甘的春韭。

端午时,熏一束清香的艾草。

重阳时,温一壶的纯酽的菊花酒。

冬至时,调一盏扶正的膏方。

五运六气,四诊八纲,望闻问切,救死扶伤。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医术精通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诚心救人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大医之体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

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为医之法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

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

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2

《苏幕遮》

朗诵者:高泓禹(书法:高泓禹)

在深情婉转的诵读中,冬日里的萧瑟风景与词人心中的柔情交织共鸣。朗诵者用满怀深情的嗓音,为我们演绎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苏幕遮》。听者仿佛被带入了一个朦胧而哀婉的世界,感受到了词人心灵的颤抖和情感的流淌。

柔情婉约,冬日心曲

苏幕遮·相思

北宋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3

《过故人庄》

朗诵者:黄祎(绘画:火颖薇)

诗画交融,再现田园牧歌式的恬淡与友谊。这首经典的田园诗以温暖人心的笔触再现了诗人与故人重逢的深厚情谊。笔墨挥毫,诵声朗朗,勾勒出一幅安逸恬淡的田园画卷,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乡野生活的美好。

田园如画,情谊绵长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

二十四节气·诗意时光》

朗诵者:韩雁、应芳佳、张成珺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在诗人的眼中皆是诗行。表演者们的朗诵展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细腻感悟。同时,表演者们带领大家一起跳起“二十四节气舞”,伴随音乐,舞动双手,明媚的暖意在空中四散开来。

四季流转,诗意自然

二十四节气·诗意时光

天上斗转星移,人间冬去春来。

四季轮回,时节更替。

让我们走进二十四节气,

感受自然与时令之美。

立春风暖岁时新,东风拂柳万象春。

雨水滋田融雪意,花开燕至启芳辰。

惊蛰雷鸣催物醒,蛙声初起草更新。

春分昼夜均分日,绿染山川入画真。

清明细雨梨花白,祭祖踏青忆故人。

谷雨催苗添润泽,田间笑语伴耕耘。

立夏鸣蝉天渐长,桑田翠绿麦初黄。

小满江畔稻花香,颗粒盈枝育稻秧。

芒种农忙人倍喜,麦穗沉沉映日光。

夏至日高蝉语急,荷花池畔碧波凉。

小暑南风吹夜短,蛙声稻里送清芳。

大暑炎炎树荫好,绿野悠闲麦满仓。

立秋蝉静暑消退,稻谷金黄田野辉。

处暑云高风送爽,水清天碧展秋辉。

白露晶莹凝草叶,月明凉夜倚窗帏。

秋分雁阵横空远,瓜果飘香正丰肥。

寒露清霜侵菊蕊,山林叶落染深晖。

霜降西风催草木,鸿归北岭万山灰。

立冬雪压千山静,梅放枝头冷韵盈。

小雪初寒云起处,长空微白兆冬晴。

大雪纷飞封古道,银装素裹傲冰清。

冬至日短夜初长,炉火暖茶共此生。

小寒腊味飘香近,霜重风寒雪漫行。

大寒万物潜于静,腊月迎春待岁更。

寒冷有尽,花开有期,

大寒至,冬将尽,春将始,

愿我们在二十四节气的周而复始、

生生不息中,拥有更饱满的喜悦,

清平世界,和美安然。

5

《乡韵古今情》

朗诵者:侯正兴(诗作:侯正兴)

表演者自己设计海报、创作的诗既有乡土田园之风,又融合公卫健康理念,韵味十足。镂空窗景,极富创意,让众人领略别样的冬日景色。

乡情如故,健康相伴

冬营幽险语

暮临野境处,帐立晚风拂。

星子天间耀,炉温宿梦苏。

暖炕通宵守,毒气暗中伏。

晨晖穿幕入,眩惑意难舒。

胜景藏凶戾,安营忌怠疏。

自然虽逸韵,慎行福长居。

6

《兰亭序》

朗诵者:张乔柔(书法:刘芸女儿)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古往今来,和三五友人雅集,欣赏美景,探讨人生奥妙,都是人生一大乐事。一卷书法作品,挥笔纵情流畅,再现古人雅集的风雅,领略书法与诗文之美。

曲水流觞,文采风流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经过激烈角逐,诗词创意演绎比赛结果揭晓,最终《二十四节气·诗意时光》摘得桂冠,《精诚医韵颂》《乡韵古今情》荣获二等奖,《过故人庄》《苏幕遮》《兰亭序》荣获三等奖。参赛成员以诗会友,共享文化盛宴。

青溪采风·一路繁花

在提升文学素养的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科普社团成员新媒体创作技能,我们同时举办了摄影短视频创作比赛。大家在青溪老街用镜头记录冬日的诗情画意,学习拍摄构图,捕捉人文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美好瞬间。

国学采风

一路繁花

国学采风活动不仅带来了文化的洗礼,也激发了更多人对诗词和健康文化的兴趣。愿诗意长存,文化常青,让传统文化成为我们追寻健康生活的指引。

撰稿:尹   欣

编辑:尹   欣

责编:黄   祎

审稿:火颖薇    黄    俊

终审:dongli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