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上海儿童青少年健康”公众号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故名立春,也喻意春季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立春,万物开始复苏,冰雪开始消融,自然界阳气开始生发。

视频制作:上海市大学生健康教育实践基地

物候现象

一候 东风解冻

古人认为,立春后直到春分前刮的是“条风”,条风即东北风。东风一吹,寒气渐散,春回大地,冰封的天地开始解冻。

二候 蜇虫始振

天气不再那么寒冷时,冬眠的虫类、小动物们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 鱼陟负冰

气温升高,河里的冰开始消融,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但水面上还有一些碎冰,感觉鱼游的时候像背着冰块一样。

气候特点

立春气温回升,日照、降雨开始趋于增多。但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出现了春天的前奏。

传统习俗

咬春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

踏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吃春芽

立春吃春芽,春芽指的是那些春天特有的芽菜类食材,比如头茬韭菜、春笋、茅菜、香椿芽等等。

养生提示

早起早睡

立春以后日照渐长,人们在起居方面也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适度减少睡眠,按照《黄帝内经》的要求,“夜卧早起”;同时,衣着宽松,使形体舒缓,保持精神愉悦。

穿衣饮食

“春不减衣”。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在饮食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温补阳气之品,如韭菜、葱、蒜、豆豉、牛肉、香菜等。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药食,如乌梅、枸杞、山药、百合、佛手等。

文字来源:健康中国

图文编辑:上海市大学生健康教育实践基地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