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海自然博物馆,很多观众都想一睹网红狮的芳容:
但是,在网红狮的旁边,几只姿态各异的“豹”貌似一直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其实,它们中藏着大热电影《哪吒》里“申公豹”一家的原型哦!

展品档案 ◐ “豹”

【物种名称】

豹 Panthera pardus

猎豹 Acinonyx jubatu 

云豹Neofelis nebulosa

【分类】

哺乳纲-食肉目-犬型亚目-猫科

【保护情况】

豹、云豹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所在展区】

1层 生命长河展区

是谁还分不清猎豹和豹?
豹 Panthera pardus 、猎豹 Acinonyx jubatu 、云豹 Neofelis nebulosa 都是食肉目猫科动物,在属这个层级开始分道扬镳。
豹属于豹属,也叫花豹、金钱豹,亚种之一华北豹是我国独有物种,我们熟悉的老虎、狮子、雪豹也是同属成员。根据花纹来判断,《哪吒》里的“申公豹”一家,原型可能是豹。
申公豹和弟弟申小豹
来源:《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
猎豹属于猎豹属,是该属独苗。
云豹属于云豹属,也叫大陆云豹,这个属除了它,还有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的巽他云豹Neofelis diardi。
要想分清楚这些名字带豹的动物们,就要看清楚它们体表和面部的斑纹 ——

✦ 面部

豹:面部布满黑色斑点。

猎豹:正脸斑点较少,眼角到嘴角有一道明显的黑线,据说可以减少阳光反射,集中视线。

云豹:脸上除了黑点状还有明显的条纹状。

猎豹

云豹

✦ 体表

豹:斑纹是空心的,有点类似玫瑰形或古代的铜钱。

猎豹:身上布满了实心的黑色圆斑。

云豹:斑纹为不规则的云朵状,斑块面积大。

猎豹

云豹

此外,从身材来看,猎豹身材纤细苗条,四肢修长,显得非常精干,豹相比而言整体丰满一些,云豹块头更小一些,四肢偏短粗。
各有特点的豹豹日常
豹广布于非洲和亚洲大陆,适应能力在猫科动物中数一数二。从炎热干旱的荒漠戈壁到寒冷刺骨的林海雪原,从低海拔的平原到几千米的高山,都能发现它的身影。
豹喜欢独来独往,平时在岩洞里休息,常常夜间及清晨活跃,习惯采用伏击战术,擅长利用植物和地形地势做掩护,等待猎物靠近迅速出击。
来源:https://www.pexels.com
爬树也不在话下,它为了防止猎物被别的捕食者分一杯羹,会把吃剩的食物挂在树上保存。它的食谱很广泛,上面有梅花鹿、马鹿、狍、野兔、雉鸡、鬣羚等,凶猛的野猪也是它的盘中餐。
猎豹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伊朗等亚洲地区也有少量存在。角马、疣猪等动物的幼崽是它的捕食对象,各种羚羊也是美味佳肴,如瞪羚、薮羚、安氏林羚、扭角林羚等。
来源:https://www.pexels.com
虽然猎豹是陆地动物界大名鼎鼎的“短跑冠军”,时速可达百公里以上,闪电般出色的冲刺能力让别的动物胆寒,但这种冲刺只能持续几十秒,且巨大的体能消耗让它不得不在进食前短暂休息,而在这个关头,斑鬣狗等其他食肉动物可能会趁火打劫……
斑鬣狗
所以,猎豹想成功地吃到猎物,并不是一件十拿九稳、手到擒来的事。
“小剑齿虎”云豹的上犬齿非常尖利,露出牙床的部分可长达4厘米,一开口颇有以霸气犬齿著称的剑齿虎的遗风。它的头骨在猫科动物中偏小,但犬齿和头骨长度的比例在猫科动物中名列前茅。
“生命长河”展区的毁灭刃齿虎模型
(刃齿虎是剑齿虎的一个类群)
相比于豹在多种生境中游刃有余,云豹则偏爱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丛林,对环境要求比较高,主要分布在中国、尼泊尔、越南、缅甸、泰国、印度等地。它有很强的树栖性,平时一般长时间呆在树冠层。
云豹 | 来源:https://www.pexels.com
它的体型比豹和猎豹小,体长一米左右,体重十几到二十几千克,四肢短而粗壮,因此重心较低。锋利的爪子帮它抓紧枝干,长长的尾巴保持平衡。所以云豹能在树与树之间攀爬跳跃,灵活地闪转腾挪,林间常见的猴子、松鼠、鸟类、小鹿等都难逃生机。
全员都是保护动物
我国分布的猫科动物有13种,全部都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栖息地减少且破碎化、盗猎、非法贸易、人类不当的开发活动等使它们深受伤害,繁衍生息都面临严重危机。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 来源:参考文献
相关部门做了很多好的尝试。比如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保护东北虎和东北豹,我国自2021年10月成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通过各种努力,园内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的数量从70只增长到去年10月的150只左右。
猎豹一家
神秘的云豹历史上在我国广泛分布,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可惜近几年难觅踪影,只在西藏墨脱、云南西双版纳等少数地区观测到它出没。由于云豹种群数量极其稀少,生性警惕机敏,野外观测难度很大,人工繁育技术不成熟等原因,人们对它的了解和研究还远远不够,掌握云豹真实、准确的生存现状还是一大难题。
每年的8月4日是“国际云豹日”
来源:https://www.pexels.com
给这些“大猫”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和空间,早日让它们不再濒危,需要每个人的重视与参与。科学制定保护策略,完善野外种群的监测、调查、评估等的手段和技术,恢复栖息地,建立生态廊道,更有效地打击野生动物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对它们的保护和研究,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马子驭,何再新,王一晴,等.中国云豹种群分布现状与关键栖息地信息更新[J].生物多样性,2022,30(09):59-73.

[2]王萌,朱思雨,薛茂盛,等.微卫星标记方法在大型猫科动物保护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J].野生动物学报,2019,40(03):780-786.

[3]郝宇波.中国豹保护基因组学研究[D].河北大学,2024.

[4]王金凤,张亚平,于黎.食肉目猫科物种的系统发育学研究概述[J].遗传,2012,34(11):1365-1378.

[5]沐远.哺乳动物牙齿适应性进化遗传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

[6]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4-10/18/nw.D110000gmrb_20241018_6-08.htm

[7]http://hubaogy.cn/index/news/show/id/4141.html

/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作者  张孟滢

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

策划制作
科学审核:何鑫 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 研究员
策划&责编一星期
审校:张雪容、董毅

本文未标注来源图片来自版权图库及作者等

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如需转载原创图文请留言

图片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