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天的悄然而至,
万物复苏之际,
我们不约而同地走进身边的自然,
我们要如何去感受生物多样性?
不妨来一场与科学家们的双向奔赴吧!
2025年,“我的自然百宝箱”科普品牌即将启动“自然共生”系列活动。

今年,“我的自然百宝箱”将会推出哪几个公众科学项目呢?有何亮点?又如何参与呢?

2025年我的自然百宝箱:自然共生

3月22日(本周六),我们将举办“自然共生:公众科学探索城市生物多样性启动仪式,欢迎参与!

活动信息

活动时间

3月22日(周六)14:00-15:05

主讲嘉宾:

主讲嘉宾

李忠秋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及湿地国际(IUCN/WI)鹤类专家组成员,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行为学会副理事长,从事藏羚、麋鹿、灰喜鹊等物种的动物行为学、比较认知学及保护生物学研究。

主讲嘉宾

朱建青

上海动物园高级工程师,从事野生动物繁育保护、蝴蝶分类学和生活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蝴蝶生活史图鉴》和《上海蝴蝶》。

主讲嘉宾

刘群秀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野生动物保护与繁育学研究,持续关注上海城区赤腹松鼠的基础生态学及其对城市化进程的适应机制。

主讲嘉宾

冯雪松

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生态修复科科长,负责管理保护区科研监测等有关工作。

主讲嘉宾

余一鸣

上海科技馆自博馆展教中心网络科普部副部长,“我的自然百宝箱”项目负责人,“上海昆虫家谱”公众科学活动策划人,“城市昆虫”生物多样性主题展主策展人。

现场参加

想莅临活动现场,共同见证本年度“我的自然百宝箱”启动?

快来报名参与吧!

适合年龄:小学三年级及以上

活动时间:3月22日(本周六)

活动地点:上海自然博物馆二层报告厅

活动费用:本次活动免费。活动场地位于馆内展区外,若需入展区参观,请自行另外购买自博馆门票。

报名方式:扫码入本次活动群并填写报名问卷。

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3月20日下午17:00

(本次活动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报完即止。)

直播预告

上海自然博物馆视频号

上海自然博物馆B站直播间

“上海科普教育”视频号

“上海环境”视频号

指导单位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特别支持
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
上海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上海市林业总站
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
上海市昆虫学会
联合发起
上海师范大学环境昆虫学实验室

南京大学动物行为与保护实验室

大城小虫工作室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

阿拉善SEE东海项目中心

“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是由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面向全龄段公众发起的,以“走近自然、发现自然、记录自然”为主要参与方式的品牌活动。活动自2016年发起,围绕“四季、海派文化&自然、野生动物、鸣虫记录”等主题,以“线上与线下联动、科学与文化融合、鼓励公众及社会各界参与”为特色,线下开展工作坊、科普讲座、户外考察活动、临时展览等,以多种形式、不同的作品类型,旨在唤起公众内心对于自然的热爱、对科学的向往,努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文化、科学思想以及科学精神。

编辑:赵妍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