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月29日上午科普课程11招募】蜜蜂王国——蜜蜂
*蜜蜂 *
蜜蜂是昆虫纲膜翅目蜜蜂科这一大类昆虫的统称,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昆虫之一。
*形态特征 *
1、蜜蜂体长大约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
2、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
3、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
4、腹部近似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
*蜜蜂的生活史*
蜜蜂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昆虫。
*蜜蜂在蜂巢中的分工*
蜜蜂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昆虫。
1、蜂王:主要的任务是产卵,分泌的蜂王物质激素可以抑制工蜂的卵巢发育,并且影响蜂巢内的工蜂的行为。蜂王卵一直到幼虫化蛹以前,始终饲喂蜂王浆,使蜂王幼虫浸润在王浆上面。
2、雄蜂:雄蜂的职责是和蜂后繁殖后代。雄蜂一生只有一次与蜂王的交配,交配结束后几分钟内死亡。雄蜂数目很多,在一群体内可能近千个。那些没与蜂王交配的雄蜂在蜂巢中,只知吃喝,不会采蜜,成了蜂群中多余的“懒汉”。
3、工蜂多数的雌蜂在幼虫时期,只有最初几天食用蜂王浆,之后改喂食一般的蜂蜜,因此只会成为工蜂;若能持续食用蜂王浆,最后将成为蜂后(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蜂王)。在同一蜂巢中的工蜂,可以分为三个分工不同的工蜂群——侦察蜂、采集蜂、内勤蜂。工蜂蜇人后,其蜇针连同肠脏留在人体皮肤中,所以很快就会死亡。
-课程主要内容 -(2025年3月29日上午)
1、博物馆二楼互动教室签到9:00—9:10(10min)
2、展厅参观9:10—9:50(40min)
由博物馆的讲解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昆虫生命、昆虫世界、昆虫与人类、昆虫文化四个主题展厅,重点围绕蜜蜂进行讲解和互动。
3、专题报告——蜜蜂王国 9:50—10:20(30min)
讲述蜜蜂的文化、发展史、生境、自我保护、趣闻等。
4、显微观察10:20—10:30(10min)
利用显微镜观察蜜蜂的身体结构,看看蜜蜂的尾针在哪里?
5、蜂针挑取10:30—10:40(10min)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将蜜蜂的毒针挑取出来吧。
5、蜂蜡润唇膏DIY10:40—11:00(20min)
让我们一起利用蜂蜡、精油、唇膏管等自制一只唇膏吧。
6、蜂蜡蜡烛制作11:00—11:30(30min)
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制作两只不同颜色的蜡烛吧
7、交流分享,发放科普小礼品。
-上课地点 -
地点:中国科学院上海博物馆展厅、博物馆二楼互动实验室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300号
-课程要求 -
适合年龄6岁及以上的中小学生
-课程费用 -
190元/孩子(包括门票费、课程费、材料费、试验费、资料费等),15元/成人。每增加一学生加190元,每增加一成人加15元,费用以此类推。
-注意事项 -
家长送学生签到后,可跟随参与展厅讲解环节,后续互动教室相关活动家长可选择自由参观博物馆(或者外出自由活动)或者在博物馆内休憩地点等待。
-报名衔接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报名人数:满6组成团,限30组家庭参与(报名时请扫描报名表中的二维码入课程群,成功提交报名表并顺利入活动群即代表报名成功)

-课程咨询 -
【咨询时间】09:00-16:00
黄老师:54924190
二、【3月29日下午科普课程8招募】探寻远古的生命——琥珀
*琥珀是什么?*
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也被称为有机宝石。
*琥珀的传说*
中国:中国古代认为琥珀为“虎魄”,因其形貌类玉,故加玉字旁为“琥珀”。
欧洲:传说“人鱼的眼泪”,海神波赛顿最小的女儿人鱼公主,因叹息与王子的悲恋所流下来的眼泪凝固后,就成了半透明的琥珀。
*琥珀的形成*
1、植物分泌树脂(与树种有关)
2、埋入地下(抵御环境和生物的侵蚀)
3、聚合作用(高温高压缺氧的地质环境)
4、部分物质的完全挥发(受地质条件和年代影响)
5、重见天日(造山运动,海水冲刷)
*琥珀中含有荧光物质*
树脂的有机分子通过聚合作用时,会产生一系列多环芳烃,在紫外线的激发下能够发出蓝绿色的荧光。(下图为翳珀不同光照下的特性)
*琥珀也可以入药*
琥珀中含有一种乙醚油质,可穿过皮肤帮助血液循环,治疗肌肉关节的疼痛和紧张。根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琥珀可以宁心神、安五脏、明心绪、定神魄。
-课程主要内容 -(2025年3月29日下午)
1、博物馆二楼互动教室签到13:00—13:10(10min)
2、科普报告——远古的生命13:10—13:50(40min)
想知道琥珀是什么东西?琥珀如何形成?琥珀的价值等等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博物馆的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3、琥珀鉴定方法实测 13:50—14:10(20min)
琥珀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一种“有机宝石”,它的真假很多时候我们难以辨认。那么,我们在生活中,是否有一些方法能区分琥珀的真假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看哪些方法能鉴别琥珀的真假。
4、琥珀DIY 14:10—14:40(30min)
琥珀的形成需要很苛刻的条件,我们是否有“变通”的方法,让我们自己动手就能DIY琥珀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看谁做的“琥珀”最像真正的琥珀。让我们一起到周边的绿地去看看,看哪些植物或者昆虫能融入到我们的创作中去。
5、展厅参观 14:40—15:20(40min)
由博物馆的讲解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昆虫生命、昆虫世界、昆虫与人类、昆虫文化四个主题展厅进行讲解和互动。
7、交流互动15:20—15:30(10min)
知识竞答和发放科普小礼品。
-上课地点 -
地点:中国科学院上海博物馆展厅、博物馆二楼互动实验室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300号
-课程要求 -
适合年龄6岁及以上的中小学生
-课程费用 -
190元/孩子(包括门票费、课程费、材料费、试验费、资料费等),15元/成人(此为成人门票,成人不进馆参观可不买票)。每增加一学生加190元,每增加一成人加15元,费用以此类推,小朋友可独立参与。
-注意事项 -
家长送学生签到后,可跟随参与展厅讲解环节,后续互动教室相关活动家长可选择自由参观博物馆(或者外出自由活动)或者在博物馆内休憩地点等待。
-报名衔接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报名人数:满6组成团,限30组家庭参与(报名时请扫描报名表中的二维码入课程群,成功提交报名表并顺利入活动群即代表报名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