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预警
该怎么设置
1. 华为
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2. 小米
手机管家→家人关怀→地震预警。
3. 荣耀
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4. OPPO
设定→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警报。
5. vivo
天气App→设置→地震预警→启用地震预警服务。
6. 其他手机
搜索“地震预警”关键词,自行下载相关App。

地震来袭
应该怎么躲
1
科学避险
科学避险,首先需要大家养成一个习惯:
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要会识别和分析家中及办公环境的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尤其是那些容易倾倒的大型家具、容易砸到人的悬挂物、发生位移容易损坏的燃气管道和电线等装置以及在上班、上学途中的巨大的广告牌和玻璃幕墙。
因为一个7级地震,可能不会造成建筑物的完全坍塌,但是在玻璃幕墙下面行走,玻璃会碎,这是很危险的。
家里能排除隐患的排除隐患,能固定的固定,在路上也要想到,“一旦要地震了,我一定不往那儿跑,不从那底下跑”,大家要能主动识别、避免身边的隐患,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供图:陈虹
2
震时紧急避险怎么做?
我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在地震的血的教训中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地震避险方法。
比如唐山地震我们总结了“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疏散”的方法,汶川地震我们总结了“能跑则跑,不能跑则躲”,一些强有感地震总结了“不能跳楼、不能盲目外逃”。
震时避险应遵从下列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根据所处环境和客观条件,选择合适的避险方法。
二是果断。沉着、冷静、按预案快速行动。
三是要迅速撤离。避免踩踏或慌乱导致不必要的伤亡。
地震有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地震震中、震级、发生时间、破坏地震波到达时间,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所处位置的预估烈度。
烈度5度以上是一个分界。5度以上能躲就躲,5度以下不用跑。5度的概念是屋里墙上一些挂件可能会掉下来,但房子不会倒。

供图:陈虹
3
如何判断地震的远近和大小?

对于抗震能力弱的建筑物,在单层房屋或楼房一二层的人员,要迅速撤离到室外的安全区域,在楼房三层及以上的人员,就近躲避。对于抗震能力强的建筑物,可以就近躲避。
当就近躲避时,要蹲下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额头置于膝盖之间,双手保护头部。如果有条件的话,用手帕、湿巾等物品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掉落。
4
身处高层建筑时如何避险?
策划制作
来源丨综合自央视新闻、新华社、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科普中国此前内容
责编丨丁崝
审校丨徐来、林林

相关推荐

1.快停下!这个习惯让人反复内耗!但很多人却每天都在无意识地做
2.这种正在路边开花的植物,竟是纸币的原料!
3.都是谁在用 DeepSeek “算命”啊?劝你真的不要……
4.微塑料正快速侵入大脑,研究者称“不寒而栗”
5.家里最常见的这 5 种东西,其实巨脏无比!(第 4 种人人都在用)

点亮“在看”
学会地震防护,保护自身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