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场景带来新体验:
核心商圈与红色 地标交相辉映
此次花展以新天地区域为核心展区,作为上海的时尚与文化高地,区域内有新天地南北里、思南公馆、太平洋新天地等众多新兴商业文化地标,成为10余场特色活动、主题展览与沙龙的举办地。

主要花园景点所在的太平桥公园又毗邻中共一大纪念馆,连同海派盆景以及周边街区的橱窗花艺,现代花卉景观与红色地标,在这个春天交相辉映。

通过“商业空间+绿化景观+文化地标”的复合式布局,新天地区域为海内外无数市民游客带来了新场景、新体验,生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代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市民游客在享受繁花美景的同时,也同频感受着红色历史、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气息。

新视角带来新思考:
全球智慧与人文关怀深度交融
区别于以往的纯设计师理念创造,此次的主题花园设计让更多群体参与,以深度融合的形式,激发更多的思考。
比如,在“爱不忘”花园,设计单位联合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豫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阿尔茨海默病群体为第一视角,从患者记忆与感知出发,设计艺术装置。

而在“猫之秀场”花园,则以动物的视角,依据猫咪好动、擅攀爬的特点,运用参数化随机生成动态体块的方式,构建高低错落的花园秀场,以此展现猫咪的多样动态,满足猫咪的活动需求。

这些新视角的运用,让黄浦的主题花园更接“地气”,来自美、法、德、日、新加坡5国的知名景观设计事务所设计的世界花园更是突破了“植物”本身,不仅仅是花卉的展示,更是生态与艺术、科技的深度融合。

新技术带来新观感:
特色植物与低碳实践创新应用
黄浦与云南农科院、上海植物园、辰山植物园等单位展开深度合作,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培育、命名的“红船” 月季,以及“上海最大的凤梨”帝王凤梨、中国特有的鸢尾属新种陇南鸢尾等众多新优植物品种大批引入花展核心区的各个景点与活动。

这些特色植物的加入,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花展的呈现效果,让市民和游客大饱眼福,还为植物品种的研发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维度带来新格局:
全域布局与市民生活高度契合
一方面,以新天地为核心,各板块花园景点延伸至黄浦区各口袋公园、社区植物园等,形成多元化全域布局,让市民随时随地邂逅花景,引导市民生活方式向美转变;另一方面,花展积极回应市民对花卉园艺的热情和对绿色生活的热爱,以多样化的商业、文化活动带来视觉、嗅觉、听觉等多维度体验,让市民在休憩、购物、品尝美食时也能感受花展魅力,实现花展与市民生活的紧密交织。

本次国际花展,上海植物园精心规划“筑梦花园”“新优植物”“珍奇天地”三大主题板块,聚焦观赏植物资源的科学利用路径、园林园艺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以及植物文化的高质量传播方式,共展示2500余种(含品种)新优及特色植物,其中开幕式首发新品种9个,主推新优品种353个,城市新品种推介品种110个,珍奇植物150个。
S
筑梦花园板块:
未来园艺师的实践场
N
该板块坐落于上海植物园北区草坪空间,以“城市中的绿色可持续花园”为主题,实景呈现“未来花园设计师大赛”的5组获奖作品。人鸟共生的自然净地、充满市井韵味的弄堂花园、承载味觉记忆的可食空间、虫鸣风吟的自然声场、生态修复的沉浸式体验……这些作品从自然教育、生态保护、城市人文、可食园艺等多元视角,生动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理念,传递对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深度思考与创新实践,成为孕育未来园艺设计灵感的摇篮。

S
新优植物板块:
新优植物的展示与交流
N
北区的“新优植物”板块汇聚美国、德国、荷兰、日本及长三角地区11家知名企业,采用“新优植物企业+景观设计师”联合参展模式,打造集企业风采展示、新优品种推广、世界风情营造于一体的交流平台,共展示270种新优植物品种,既包括各大园艺、种苗公司近年力推的明星品种,也有尚在试种筛选阶段的潜力新品,成为全球园艺创新成果的“微缩展厅”。
S
珍奇天地板块:
保护与展示共语
N
位于上海植物园4号门展馆及四大展览温室群的“珍奇天地”板块,为响应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号召,全面展示上海植物园在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种质资源创新等领域的丰硕成果。上海植物园携手多家国内外知名植物园及专业机构,推出“生生不息”珍奇植物展,以科学内涵与艺术感染力并重、多场地联动、室内外空间无界融合的策展理念,呈现东西方文化语境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不同叙事与深度对话,让珍稀植物的独特魅力与保护价值深入人心。



上海植物园1号门(龙吴路1111号)开放时间为11月~次年4月7:00-17:00,5月~10月7:00-18:00;3号门(百色路940号)、4号门(罗城路151号)开放时间为11月~次年4月6:00-17:00,5月~10月6:00-18:00。残疾车辆统一从1号门进出。

请广大市民继续保持安全游园距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为确保市民游客能拥有安全舒适的游园环境,请大家错峰出行,若达到承载量上限园方将采取相应大客流预案。因室内专类园瞬时承载量有限,游客量高峰时段,谢绝开展聚集类非游园活动。

公共交通:
【一号门(龙吴路1111号)】
龙吴路百色路站:56、714、720、770、824、956、958、178、上奉专线
【三号门(百色路940号)】
百色路龙川北路站:824、720、973
轨道交通3号线石龙路站,出站后过天桥,沿东泉路步行至罗城路。
自驾车:
因上海植物园2号门停车场已经拆除,周边停车资源紧张,请市民朋友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