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30项措施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发表题为《践行新时代北斗精神 高质量发展北斗产业——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的重要论述》的文章,提出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北斗发展的重要意义,践行新时代北斗精神,强化北斗规模应用,促进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北斗精神新篇章

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包括:深刻认识北斗发展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新时代北斗精神的实践要求,推进北斗规模应用、筑牢北斗产业发展基础,深入践行新时代北斗精神、谱写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章将北斗系统明确定位为国家时空信息领域的基础设施,指出北斗系统已经实现3个“深入”:已深入国民经济各行各业,赋能传统产业构建新质生产力;已深入千家万户,改变大众消费者生活消费模式;已深入国防军工,成为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的关键力量。

文章强调,建设北斗系统是保障国家安全稳定的必然要求,推进北斗应用是驱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北斗产业是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韧性的关键手段。北斗具有典型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北斗持续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提出,自主可控是北斗发展的重要特征,系统创新是北斗发展的内生动力,规模应用是北斗发展的活力源泉,生态建设是北斗发展的重要支撑。

工信部将谋划更多务实举措,多点发力、多方联动,大力推动北斗核心技术攻关、拓展北斗应用广度深度、完善北斗产业生态体系、强化时空信息产业布局。“地信界”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工信部将通过以下四个方面30条举措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能力,提升北斗产品供给能力。

1.加快培育斗独立定位新业态加快建设完全自主可控、弹性智能、安全可信的北斗系统,构建更高韧性的国家综合时空信息体系。

2.围绕北斗芯片搜星、融合解算高可靠性等关键环节,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开展质量攻关,提升北斗芯片、模组、终端性能及质量。

3.引导北斗芯片企业调整算法及产品结构,从源头加大北斗产品的供应,面向各行业不断加大北斗产品供给量

4.进一步完善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系架构,优化创新激励机制。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为核心,发展各类定位、导航和授时(PNT)技术

5.深入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在政策、财税、人才等方面提高对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北斗领军企业

二、加快推进北斗规模应用,深化北斗赋能行业应用推广。

6.着重推进北斗在消费市场、重点行业的应用推广。

7.培育形成一批“北斗+”融合创新应用和“+北斗”时空应用。

8.挖掘北斗应用新场景,促进北斗与新兴产业领域深度融合。

9.在大众消费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创新智能终端北斗应用场景,赋能共享出行有序管理,培育北斗大众消费新应用。

10.在工业制造领域,以通信、汽车、船舶、大飞机等为重点,大力推广通信基站北斗授时应用,扩大车载终端北斗应用规模,组织行业龙头企业与用户单位联合攻关。

11.在融合创新领域,引导企业开展北斗与新技术融合,推动北斗在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应用,促进北斗应用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新场景深度融合。

三、深化央地合作联动,形成共促北斗发展合力

12.组织开展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培育、部省合作等工作。

13.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部分城市建立基于北斗的技术研究与实验创新平台

14.利用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等活动,为北斗规模化应用提供交流合作平台。

15.探索央地合作新模式,优化政策支持方式,引导创新资源向北斗产业聚集,促进北斗应用融合创新。

16.统筹各地资源,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禀赋,强化产业、机制、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能力。

17.加强战略对接规划引领,拓宽工作思路,深化试点工作,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

18.广泛凝聚社会资源力量,合力推动北斗应用取得新成效。

四、优化产业环境,加快构建北斗良好生态

19.推动北斗标准体系优化建设,针对智能终端、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共享出行、消费级无人机、汽车、船舶等重点行业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推进相应领域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0.加强北斗与时空信息行业组织建设,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广泛合作,增进产用融合。

21.积极与有关国家进行磋商协调,坚定维护北斗导航系统频率的国际地位

22.推动北斗短报文系统加入全球水上遇险与安全系统取得阶段性进展。

23.充分利用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展会展览等渠道,向有关国家和地区推介北斗导航系统,讲好北斗故事,为北斗“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

24.夯实北斗产业创新发展基础,完善北斗产业生态体系构建,为北斗全球应用推广提供坚实保障。

25.鼓励北斗创新平台建设,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创新项目落地。

26.开展前沿领域标准研究,加强国际标准及专利布局,与国际卫星导航标准体系接轨。

27.推进北斗产品质量检测、产品认证工作。

28.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研究制定时空信息产业发展政策,一体推进卫星定位、导航、授时、遥感、通信协同发展。

29.聚焦下一代定位、导航和授时技术,星地融合技术,综合协同服务等关键技术和重点环节,加大时空信息技术及产品开发支持

30.面向交通、金融、农业等重点行业,聚焦低空、远洋、户外等新兴场景,推动时空信息产业融合应用,形成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时空信息产业发展生态体系。

更多内容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图文内容来源于“地信界”

分享、在看与点赞

我们一起关注行业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