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貘日来临!
是貘日哦!

貘,不是神话中的食梦貘,而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4月27日是世界貘日。

貘是奇蹄目貘科动物的统称。它们都长得有点像猪,圆圆胖胖,鼻子稍长,平时微微下垂,在寻觅食物的时候,又异常灵活。貘,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动物,因栖息地差异,该科下包含南美貘、中美貘、山貘、马来貘以及卡波马尼貘等成员。其中,马来貘是现存唯一栖息于亚洲的貘属动物,同时也是体型最为庞大的一种。

上海动物园的南美貘

近年来,在上海动物园内,南美貘的圈养数量从最初的3只逐步增长至8只。尽管在野外南美貘通常独居,但在上海动物园里,它们却以3只为一个小群体共同生活,并且相处得十分和谐融洽。休息时,这些南美貘常常相互依偎在一起,鲜少出现追逐打斗的现象。

貘貘干饭

貘貘相处

冬日严寒之时,它们慵懒地躺在设有地暖的室内或者晒着太阳取暖;炎炎夏日,它们则喜欢泡在水中纳凉,偶尔还会潜水嬉戏一番,午后还能惬意地享用西瓜大餐。

貘貘享受

南美貘拥有特化的鼻子和上吻部,这一独特的生理结构使得部分游客误将其认作食蚁兽。在野外,它们能够灵活运用吻部来获取植物的果实、嫩枝等食物。为了模拟南美貘野外采食的情景,饲养员在展区悬挂了一些带孔的竹编空心球,里面装满青草。

貘貘吃草

南美貘作为南美洲体型较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其声音却格外细腻,叫声与其庞大的身型略显不符。新生幼崽身上的斑纹作为一种保护色,极大地提高了幼崽的隐藏能力,不到一岁的时候幼崽的斑纹会缓慢的褪去。

南美貘幼崽

在提升动物福利方面,上海动物园做出了诸多工作。参照貘饲养管理指南,制定了合理的日粮标准;在丰容工作上,积极开展环境、认知等多类型的丰容项目,南美貘的饲养场地不仅设有供其游泳潜水的水池,还有树皮垫料,松软的垫料尽可能还原其原始生境;在行为训练方面,积极开展称重、采血等正强化行为训练,每半个月对体重进行一次监测,针对处于孕期的南美貘定期开展B超检查等方式,全方位保障南美貘的健康与幸福。

貘貘B超

这群南美貘个个都是不折不扣的“吃货”,每天到了固定时间,只要听到饲养员的开门声,便会齐刷刷地赶过来,使出貘式歪头杀,等待饲养员“开饭”。

文:耿广耀

图:朱玉婷 倪昀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