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劳动者的节日,也是“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
每天早上饮用咖啡提神醒脑是很多职场人的习惯,还有人即使在假期出游,也会带上速溶咖啡,笑言自己的命是咖啡给的。
不过,网上有些文章说每天喝咖啡不利于健康,这是真的吗?职场人怎样健康喝咖啡呢?


咖啡对健康有一定益处
咖啡能提神解乏,是因为含有咖啡因。其主要存在于咖啡树、茶树的果实和叶子中,膳食中的主要来源是茶和咖啡。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药,主要通过与腺苷受体非选择性的结合,来拮抗腺苷的兴奋抑制作用,达到兴奋效果。
小剂量摄入咖啡因能够兴奋大脑皮质、改善思维、提高对外界的感应性,从而达到消除睡意、减轻疲劳、活跃思维的功效。

此外,咖啡因还会影响循环系统,适量饮用可降低冠心病和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并改善心室收缩功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世界顶级医学期刊BMJ发表的一篇研究表明,适量的咖啡摄入(3~4杯/天)具有降低癌症(包括黑色素瘤、肝癌、口腔癌等)、神经系统、代谢和肝脏疾病发生风险的作用。
除咖啡因外,咖啡中还含有少量蛋白质、脂肪、烟碱酸、钾、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适量饮用有助于降低部分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例如,咖啡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咖啡中的多酚具有维持体内脂肪平衡、减少氧化应激的作用;等等。


过量喝咖啡有隐患
过量饮用咖啡会造成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悸、肠胃紊乱、睡眠失调等负面影响。
由于其兴奋神经系统的作用,我国已将纯咖啡因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进行管控。
不过,广大消费者也不必谈“咖啡”色变,它对人体的损益效果,关键取决于摄入的量。

一杯咖啡中通常只有80~175毫克的咖啡因,含量较低,一般人不至于通过摄入咖啡造成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此外,由于咖啡中含有丙烯酰胺,2018年美国洛杉矶一家法院曾裁定,咖啡必须在外包装上标注可能致癌的警告,由此引起轩然大波。
丙烯酰胺是高碳水化合物的植物性食物在高温加工过程中因美拉德反应而产生的,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归为2A类致癌物,其广泛存在于土豆及其制品、咖啡及类似制品、糖类,以及谷类及其制品中。

但冲泡的即食咖啡中丙烯酰胺的含量相比较其他食物而言,只能算是“毛毛雨”,每天要喝30杯以上才能达到丙烯酰胺产生毒性的剂量。
因此,一般消费者大可不必担心咖啡的“致癌性”。
需要提醒的是:
✘ 孕妇喝咖啡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 患有骨质疏松症等易骨折的女性喝咖啡可使骨折风险小幅增加;
✘ 儿童及青少年,以及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胃溃疡患者不宜多喝咖啡。

如何健康地喝咖啡
健康成年人每天可摄入咖啡因250~400毫克。
一杯300毫升的美式咖啡中咖啡因含量约为115毫克,即每日喝2~3杯不会对健康产生负担。
喝咖啡的最好时间是在早餐及午餐后。不宜在晚餐后饮用,以免导致失眠、影响睡眠质量。也不要空腹饮用咖啡,因为咖啡会刺激胃黏膜、促进胃酸分泌。
最好选择不添加糖、奶精和咖啡伴侣等其他东西的黑咖啡,如美式、意式、冷萃咖啡等。
点击图片,订阅2025年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