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们的

初夏生活

上海野生动物园

在上海野生动物园的车入区,生活着一群来自非洲草原的“大家伙们”,被称为“非洲五霸”之一的白犀牛。而在步行区,则生活着全国唯一展示的大独角犀。

犀牛

白犀牛又叫方吻犀、宽吻犀,虽然名为白犀牛,但它们的皮肤并不是白色,而呈现浅灰色,“白”字源自荷兰语“weit”(宽),指它们宽大的嘴唇。它们体大威武,形态奇特,一般被认为是“犀牛之王”。

白犀牛体躯浑圆粗壮,皮肤光滑,不像大独角犀一般有大褶和皱纹形成的甲胄。它们头部很长,眼睛很小,分别长在头部两侧。管道状的耳朵可以旋转,听觉较为灵敏。白犀牛角长在鼻子上,两只角一大一小、一前一后,它们的角也是所有犀牛中最长的。

大独角犀,又称印度犀,主要分布在尼泊尔和印度东北部,野外数量稀少,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单角犀牛。目前,国内仅在我园公开展出。

与白犀牛不同,大独角犀皮肤又硬又黑,呈深灰带紫色,它们的头颈部、肩部和臀部具有又大又厚的皮褶,皮上还有许多圆钉似的突起,形如古代武士的甲胄。这也是它们最为独特的外貌特征之一。

白犀牛多为群居生活,而大独角犀除了交配期和带仔期外,一般独居生活。性格上,白犀牛较大独角犀也更温和。

白犀牛

车入区,白犀牛群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时而悠闲地聚在棚下,低头咀嚼着鲜嫩的青草,嘴角不时沾着细碎草叶,模样憨态可掬;时而又走到粗壮的柱子旁,缓缓扭动身躯,惬意地蹭着痒,享受着这份舒适。

随着天气逐渐升温,燥热的气息弥漫开来,几头白犀牛迫不及待地奔向泥坑。它们先是小心翼翼地试探,随后便大大咧咧地躺进泥坑,欢快地翻滚起来。泥浆裹满全身,原本皮肤被染成了棕褐色,它们却毫不在意,反而愈发兴奋,溅起的泥点四处飞溅。

虽然它们的皮肤很厚,但比较娇嫩,这泥浆浴不仅是降温良方,更是天然的“防晒衣”和“防虫膜”,帮助白犀牛抵御烈日与蚊虫。

大独角犀

步行区,大独角犀妮妮在夏日里最喜欢泡在水池里降温,大半个身躯泡在水里,只留下头部露在外面,好奇地打量着周围。

泡完澡,再去泥浆里打个滚,给自己做个全身SPA,贴心的保育员还会利用工具,将妮妮身上每个褶皱缝隙处都填满泥浆,保护它娇嫩的皮肤。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妮妮喜欢高高昂起头走路,加上有着与白犀牛不同的鼻吻部,看上去有一种“傲娇”的表情,十分可爱。

限定文创

此外,上海野生动物园以大独角犀为原型,开发了限定文创,设计感满满的趴趴公仔,还有隐藏款盲盒等你来抽取哦!

欢迎大家来到上海野生动物园

一睹犀牛们的夏日风采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